威尼人登录网址

微信公众号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新闻

威尼人登录网址: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刷新生态颜值——华南所助力韶关打造生态修复的绿色发展样板

发布时间: 2022-10-19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图为韶关市南水水库。

▲图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保护区内发现的藏酉猴、黄腹角雉、野猪

 

  珍稀动植物云集的南岭山区,红云冲天的丹霞地貌,碧波荡漾的北江流域……自然的恩赐造就了这座依山水而兴的岭南名郡——韶关。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湖南省和江西省3省交界处,地处大庾、骑田二岭南侧,是广东省的北大门,是岭南通向中原的门户,是珠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外围的重要经济节点,是粤北山区和粤、湘、赣3省周边地区的核心城市。同时,韶关市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三区四带”中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核心区,是华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随着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韶关市也确立了“一区”中的生态发展区的定位。

  然而,在过去数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历史以及自然因素等诸多原因,韶关市累积了一些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例如矿山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较多、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岩溶地区石漠化及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不强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发展,保护好韶关市的生态环境,筑牢粤北生态屏障,2018年,韶关市政府委托威尼人登录网址(以下简称华南环科所)作为技术咨询团队,开展了《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紧紧围绕韶关市“北江和东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南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方针,计划通过3年(2018-2021年)时间,组织开展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同年10月,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并被确定为国家第3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这是当时广东省唯一一个入围项目。

  这一项目立项后,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建立试点工程议事协调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和解决试点工程推进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也参照市级领导机构,成立了县(市、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此外,还编制印发了《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试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突出围绕总体目标,打破部门界限,统筹治山、治水、治土、治气合力,形成了“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良好工作局面。

  为保证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落地,绩效目标顺利完成,韶关市政府委托华南环科所作为试点工程实施的总体技术咨询团队,从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到试点工程的顶层设计,从试点工程整体技术思路到重点难点工程具体技术路线,以及试点工程生态环境成效评估等方面全过程进行谋划。

  同时,为了更深入了解每一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项目实施内容的设计和把关,让每一项工程都能真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并重点打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可复制、能推广”的示范“样板”生态修复工程,韶关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市直部门践行“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工作作风,带领技术咨询团队深入试点工程子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先后走遍10个县(市、区)上百个子项目现场。

  南岭明珠 重焕生机

  ——南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南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84万公顷,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因经济条件较差,保护区建设了小水电站,以望形成“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林电并举”的循环发展模式。

  然而,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精妙绝伦,人工痕迹往往破坏其完整。小水电站的建设造成保护区内部分河流枯水期断流,横亘山腰的电站引水渠也阻断了野生动物正常活动的通道。2008年年初,南方出现雨雪冰冻灾害,使得南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为此,南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资金,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导向,采用补植套种优良乡土树种的方式,对位于南岭自然保护区内200亩受损植物群落进行生态修复,为更多的物种提供栖息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森林质量的提升。

  南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开展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勘界立标工作,明晰边界确定权属,加强对南岭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

  同时,针对南岭自然保护区内小水电水渠引起的陆生生物生境破碎化问题,南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结合华南环科所相关技术建议,开展野生动物通道建设,增加破碎化生境的连通性,促进野生动物的活动和繁衍。

  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是进化的鬼功神力,它们为生存而出现,又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正出于此。

  南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我们以前巡山的时候,隔段时间就会在水渠内发现溺亡的动物尸体。现在建设了这个动物通道,中华鬣羚、藏酋猴、野猪、赤麂、豹猫等动物都会从这个通道通过水渠,我们也放心多了。”

  近年来,南岭自然保护区还陆续发现并拍摄到海南鳽、莽山原矛头蝮、黄腹角雉、黑熊、黄角鱼鸮、白鹇和中华秋沙鸭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科学施策 综合治理

  ——南水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

  南水水库地处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库容量12.8亿m3,为广东省第二大人工湖,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北江水系的重要源头。

  南水水库位于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广东南岭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流域范围是中国南岭山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丰富,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同时,南水水库还是韶关市区及乳源瑶族自治县的饮用水水源地。南水水库的保护事关南岭重要生态屏障的建设以及韶关市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供水安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农村污水及水土流失对南水水库水质造成较大威胁,南水水库的水质保护面临的压力明显增大。

  解决好水问题,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

  乳源瑶族自治县政府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中央资金1.14亿元,本级财政投入1.53亿元。同时,统筹各级财政资金投入5.6亿元。韶关市生态环境局、乳源瑶族自治县政府工作人员与华南环科所技术咨询团队多次到项目现场调研,围绕南水水库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系统治理思路和技术路线,指导地方综合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消涨带保护与修复、集雨区范围内农村污水治理、水库入库河口湿地建设等综合治理工程,并对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消涨带修复重点区域等提供具体技术建议。同时,结合上游地区石漠化治理、废弃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南水水库及周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近年来,通过韶关市委、市政府及乳源当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在南水水库及集雨区范围内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及抚育8万余亩,林分改造0.55万亩,湖滨生态库岸修复1297亩,森林面积蓄积迅速增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对水库入库径流的水质净化及库区水源的涵养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源涵养功能大大提升。通过水源地污染控制、饮用水水源地围网等工程的建设,减少了污染物入湖及水质威胁因素的进入,水库水质从原来的地表水II类标准临界提升至I类标准并稳定维持至今,有效保障了韶关市区及沿线周边村镇130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多管齐下 系统修复

  ——乐昌市长来罗村硫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

  位于广东省乐昌市长来罗村的硫铁矿,由于多年前的民采历史遗留问题,产生了大量的矿渣、废石、废土等固体废弃物,破坏了矿区地形地貌景观,造成了土壤酸化等问题,影响了周边区域土壤、地表水等生态环境质量。

  为妥善解决这一矿区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在乐昌市长来罗村硫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期间,韶关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会同编制单位及技术咨询团队——华南环科所,就治理思路和技术路线多次开展讨论和现场调研,结合长来镇罗村硫铁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和矿山修复目标,确定了治理思路和修复方案,通过采用原位稳定法、客土法、植物修复法、中和法、湿地植物修复法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对矿区内的废渣、尾砂堆场及部分受污染耕地开展综合治理修复。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昔日满目疮痍的荒山,今朝黄龙伏地,生机勃发。居民健康得到保障的同时,农作物收入也增加了,游客也开始慕名而来。当地农户从山水田园中品到“真真切切有人来、实实在在有收入”的满满幸福感。

  华南环科所、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总体技术咨询团队负责人汪光博士介绍说,在推进落实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系统保护修复思维,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围绕最重要、最紧迫、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采用精准、科学、系统的保护修复策略,促进山水相依、水木共生的良性循环,构建健康、自然的生态体系。

  经过3年多的治理,国家三部委下达的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19项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韶关市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提升。2019年以来,韶关市内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范围内陆生野生动物个体数量持续增加,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在最近开展的大型珍稀鸟类调查中,南岭自然保护区新发现海南虎斑鳽、黄角鱼鸮和白鹇等多种珍稀鸟类。

  2021年,韶关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均达到Ⅱ类以上,水质达标率为100%,28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优良率为100%。石漠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治理区域森林植被结构得到改善,森林质量得到提高,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加快,完成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面积22.29万亩,实现了“石漠化面积缩减、石漠化程度减轻、植被盖度提高”等三大变化。水、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矿山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韶关市2019年9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20年5月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地方。凡口铅锌矿和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2个生态修复项目获评“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这是对“韶关经验”“韶关做法”的充分肯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经过韶关市委、市政府多年的布局谋划,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试点工程建设也已带来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绿色,已然成为韶关发展的底色。韶关市委、市政府在行动中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交出了一份“成效显著、各方肯定、百姓点赞”的满意答卷。

  (作者:郭薇)

威尼人登录网址(科技)有限公司